通過鹽霧試驗箱模擬金屬首飾在含鹽環(huán)境下的腐蝕情況,評估不同金屬材質、工藝處理的首飾的耐腐蝕性能,為金屬首飾的質量控制、材料選擇和表面處理工藝優(yōu)化提供依據(jù)。
鹽霧試驗箱:能夠準確控制鹽霧濃度(如 5%±1% 的氯化鈉溶液)、噴霧壓力、溫度(如 35℃±2℃)等參數(shù),且箱內鹽霧分布均勻,具備良好的密封性和排水系統(tǒng)。
顯微鏡(帶成像系統(tǒng)):用于觀察金屬首飾表面在試驗前后的微觀形貌變化,放大倍數(shù)滿足觀察腐蝕痕跡的要求。
電子天平:精度達到 0.1mg,用于測量金屬首飾在試驗前后的質量變化。
硬度測試儀(可選):若需要研究腐蝕對首飾硬度的影響,則可選用合適的硬度測試儀,如維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。
選取不同金屬材質(如黃金、白金、銀、銅等)的首飾,每種材質包括不同純度等級(如 18K 金、24K 金等)和不同工藝處理(如拋光、電鍍等)的樣品。
對每個樣品進行編號,并記錄其材質、純度、工藝、初始外觀(包括顏色、光澤、表面粗糙度等)、初始質量和初始硬度(如果測量)等信息。
用無水乙醇等溫和的清潔劑清洗金屬首飾樣品,去除表面的油污、灰塵等雜質,然后用干燥的空氣吹干或自然晾干。
將清洗后的樣品在標準環(huán)境(溫度:23℃±2℃,相對濕度:50%±5%)下放置 24 小時,使其達到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
設置鹽霧試驗參數(shù)
在鹽霧試驗箱中配制 5% 的氯化鈉溶液作為鹽霧介質。
設置噴霧壓力為 1.0 - 1.5kg/cm2,箱內溫度為 35℃。
根據(jù)實驗要求確定噴霧方式,可選擇連續(xù)噴霧或間歇噴霧(如噴霧 8 小時,停止 16 小時為一個周期)。
放置樣品
將準備好的金屬首飾樣品均勻放置在鹽霧試驗箱內的樣品架上,確保樣品之間互不接觸,且不被鹽霧直接噴射沖擊到的部分得到良好的保護,避免出現(xiàn)局部未被腐蝕的假象。
試驗時間設定
根據(jù)首飾的使用環(huán)境和預期壽命,設定鹽霧試驗時間。例如,對于日常佩戴的首飾,可設置為 24、48、72、96 小時等不同時長,對于高或特殊用途的首飾,可適當延長試驗時間。
外觀觀察
在完成鹽霧試驗后,立即取出樣品,用去離子水輕輕沖洗,去除表面殘留的鹽霧溶液,然后用濾紙吸干水分。使用肉眼和顯微鏡觀察樣品表面的腐蝕情況,如是否有銹斑、變色、點蝕、剝落等現(xiàn)象,并記錄腐蝕的類型、位置和程度。通過顯微鏡成像系統(tǒng)拍攝樣品表面的微觀形貌照片,以便后續(xù)分析。
質量測量
使用電子天平測量樣品試驗后的質量,計算質量變化率:
質量變化率試驗后質量初始質量初始質量
硬度測試(可選)
如果需要,使用硬度測試儀在樣品表面未腐蝕區(qū)域(若有)和腐蝕區(qū)域分別測量硬度,對比硬度變化情況。
整理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所有數(shù)據(jù),包括樣品的初始信息、試驗參數(shù)、試驗后的外觀觀察結果、質量變化率和硬度變化(如果有)等。
分析不同金屬材質、純度、工藝處理的首飾在鹽霧試驗中的耐腐蝕性能差異。例如,比較不同純金首飾的腐蝕程度,分析電鍍工藝對金屬首飾耐腐蝕性能的影響。
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分析結果編寫實驗報告,評價金屬首飾在鹽霧環(huán)境下的耐腐蝕性能,為首飾生產企業(yè)在材料采購、生產工藝改進和質量控制方面提出建議,如建議在特定環(huán)境下使用更耐腐蝕的金屬材質或優(yōu)化電鍍工藝參數(shù)等。
在配制鹽霧溶液時,要確保氯化鈉的純度和溶液濃度的準確性,避免雜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。
鹽霧試驗箱在使用過程中要定期檢查和維護,保證其噴霧系統(tǒng)、溫度控制系統(tǒng)和排水系統(tǒng)的正常運行,防止因設備故障導致實驗結果偏差。
在觀察和測量過程中,要注意操作的規(guī)范性,避免對樣品造成額外的損傷或污染,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。

標簽:鹽霧試驗箱大型恒溫步入式測試艙兩箱式冷熱沖擊試驗箱
參與評論
登錄后參與評論